創業風騷三五年
我們要從一個連續創業者對創業本身的感悟開始這個有趣的話題。校內、飯否、美團的創始人王興在兩年前說過互聯網創業跟傳統創業的區別:
“傳統行業創業好比登山,互聯網創業好比沖浪。山總是在那里的,你準備好了就去登好了,永遠有機會,登多高取決于實力。而浪是一個接著一個的,你只要踩上一個浪,保持住,它的高度就決定了你的高度,Google、Facebook都是這樣。而如果你錯過了一波浪,就再也追不上它了。我覺得互聯網后面還有浪,但要確保在合適的時間踩上去。”
很多人認同這句話。不過有個連帶問題:山是不動的,永遠存在,好比飯館、礦山。所以創業者永遠腳踏實地。但浪是移動的,會消失,長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灘上。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,可口可樂和麥當勞、寶潔屹立山頭幾十年,可雅虎呢?MySpace?開心網?福布斯最近有文章猜Facebook可能活不過5年。原因并不新鮮:新的社交產品形式起來了,Facebook跟被它淘汰的MySpace一樣,難以適應。
這話題貌似殘酷。互聯網企業可能天生就沒法“基業長青”。每一次創業、每一種模式風騷三五年。做百年老店一直是傳統行業企業家們孜孜以求的,在互聯網里可能就是個笑話。關鍵問題是,如果互聯網CEO們都以基業長青為目的,都向那些曾經基業長青的傳統公司學習管理,這會不會反而有損其競爭力?所謂世易時移。四川人吃辣是為驅趕濕氣,若在干燥清爽的東北也吃辣便要上火生瘡了。
有個人嘗試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。這是個商界前輩、互聯網新兵;十多年前就進過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十,大學是學物理的,頭十年創業在傳統行業,這幾年在互聯網;受過大挫折,經歷最低點現在回升中,曲折經歷有點像史玉柱。在聽他用5個小時把量子力學和互聯網一一建立對應關系后,我開始有點相信這一套了。他從一門科學與一個產業的對比上,系統地論證了王興那個經驗性的判斷。我建議你用5分鐘時間讀完下面幾段話。
在100年以前,牛頓力學統治著宏觀世界,也就是質量不等于0的世界。最近100 年,人類認識到量子力學是微觀世界的主宰,這是質量趨近于0的世界。這兩種力學對應不一樣的對象,有截然不同的規則,其背后又有截然不同的兩套世界觀,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和思考。但由于牛頓力學統治世界幾千年,而量子力學在最近幾十年才成熟,所以大部分人還是習慣用牛頓力學的原則思考問題。
牛頓力學的規則是:世界是連續變化的,沒有斷點。由這條規則可以導出后三條規則:世界是漸進變化的;世界是簡單因果關系,原因和結果之間是一一對應的;世界是確定的、被決定好的,人只能發現它、反映它,但改變不了它。相應的,量子力學的規則是:世界不是連續變化的,是跳躍發展的,世界是復雜的因果關系,也就是原因和結果之前不能一一對應,最重要的是,世界不是確定的,是可以被改變的。
牛頓力學的力量不僅在物理界,它扎扎實實地影響人形成一套思考和做事方式,你甚至可以把它當成一套哲學和宗教。未來是可以被預測的,因為牛頓的世界是連續的,因果之間一一對應,給出一個起點就可以算出一個終點。就好像火箭從升空到回落,它有一個確定的軌跡,始終在掌握之中。所以每個人、每個公司都在計劃,都在籌謀。正因為世界是連續的,所以我們習慣慢慢來,不要太快,循序漸進,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遇到問題就找原因,一旦找到原因結果就會變化。
但量子力學無疑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套哲學和做事的方式。未來是難以被預測的,你無法從過去推導出未來。倘若你能找到一個看似很不符合邏輯的原因,那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。全新的,肯定是全新的,一定是讓你聽著全新的東西才有可能是對的。人的觀點可以突變,一秒鐘過去,壞人就變成了好人。不是越能吃苦就越有前途。只要你找對了頻率,一剎那就可以接通,就能獲得爆發,跟時間無關。你不會覺得累,只要你配合上一個節奏,你會覺得很high。很像王興所形容的沖浪,只要跟上浪的節奏。
牛頓力學適用的是過去幾千年的農業和工業社會,這是“強物質”的時代,質量不等于0。但量子力學適用于當前的信息社會,這是“弱物質”的時代,質量趨近于0,尤其是互聯網世界,所有的現象、資產和被引發的情感都是由0和1兩個數字組合而成。互聯網時代,利潤空間、商業運作空間、人的能力空間都可能放大10倍100倍。互聯網的歷史告訴我們,它確實存在爆炸式增長的可能。互聯網能給人類經濟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是的,我們已經對互聯網的突變習以為常。網景、 MySpace、51和開心網說倒就倒下了。互聯網的特性甚至已經深入并且改造了傳統行業。摩托羅拉、諾基亞說倒就倒下了,而且蘋果也會。因為造就蘋果的 “突變”理論也會反過來埋葬蘋果,跟喬布斯是否去世無關,不斷地出現斷點是這個行業的本質。信息社會從軟件到互聯網再到移動,這個本質會體現得越發明顯。
“天下武功唯快不破”
王興提出了反例。亞馬遜已經存在了19年,而且看起來會依然強壯地存在下去。不過我對這個反例提出了兩點質疑。第一,這是典型的理科生的思維方式。找出一個反例就足以推倒假設。而我更傾向于文科生的思維是,只要這個假設能夠解釋80%的現象,就是有效的。王興也可能是牛頓力學“簡單因果”的無意識的信仰者。而量子力學是“復雜因果”,你不能斷定亞馬遜的存在跟量子力學的失敗有著必然的關系,那是一個黑匣子。這也導致了我的第二點質疑:亞馬遜可能成為特例,是因為它是電子商務,天然是跟強物質世界緊密聯系的。那么,它身上必然有更多的牛頓的特性。
如果互聯網產業的特性是量子的,那么做企業也應該有相應的變化。前輩說,不要再相信你可以基業長青,沒人可以。李嘉誠干到70的時代過去了,百年老店不再有意義。你要做的就是看好一股潮流,在合適的時點湊上去,在短暫的時間窗口里豁出去拼命干透,在短時間里掙很多錢。一旦周期過了,就此生無憾,金盆洗手回家享福。不要企圖把周期拖長或者力挽狂瀾、千秋萬代,這屬于自負才智、逆勢而為。結果就是諸葛亮,鞠躬盡瘁死而后已。也不要想套用傳統行業里優秀企業的經驗,用以令自己基業長青,目標本身錯了。環境變了,老經驗不僅不管用,反而會讓你更累。簡單照搬很危險。
你也許可以在中國看到明顯的反例,比如騰訊,這是一個不斷能踩到新一波浪的公司,從IM到游戲再到SNS和微博,再到當下的移動通信。互聯網的產品換代確實是有斷點和突變的,為什么一家公司能不斷跨過斷點。從前輩的觀點推導就是,在牛頓的世界軌跡才可延續,而在量子的世界是不能延續,必須有斷點。所以騰訊無非是把量子的競爭轉化成了牛頓的競爭。也就是為競爭導入了更多物質的因素,用戶、資源、關系,這些都是植根于質量不等于0的現實世界。之前我在微博上提了一個問題:百度、阿里、騰訊三大家從PC向移動轉移的過程,誰會最艱難誰會最順暢。單從牛頓和量子這個角度看,最難是百度最容易是阿里。因為信息最輕也最量子化。人際關系與現實有關聯,有牛頓的元素。商品買賣和商家的關系則更重,與現實密不可分。